万余年前大象曾生活在信阳 息县发现保存较为完整的古菱齿象化石
发布时间:2018-04-25 18:07 来源:豫都网 我要投稿 本报信阳讯不久前,古菱在息县孙庙乡月儿湾村胡庄组南900米淮河河漫滩,余为完工程队施工时发现了一些零碎的年前动物骨骼(如图),息县文物部门接到情况报告后,大象立即赶赴现场勘察。曾生整“这次无意中发现的活信化石大象化石,在同类中是阳息较为完整的,复原后有望在息县向公众展示。”昨日,信阳市息县文物局局长孟凡拿着中科院的鉴定报告激动地告诉记者。数天前,该县送检的一份化石样本,被中科院专业机构鉴定为“更新世晚期淮河古菱齿象化石”。目前,息县文物部门正在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沟通,拟进行抢救性发掘便于科学研究。 孟凡介绍,2017年12月22日,一支施工队在地处息县孙庙乡月儿湾村胡庄组南900米淮河河漫滩施工时,工作人员发现了一些零碎的动物骨骼裸露。这些零散骨骼散落在面积约9平方米的河滩上。 息县文物部门接到情况报告后,立即赶赴现场勘察,并及时向信阳市文物部门报告。很快,一份标本被送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不久,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出具报告:息县河滩发现的动物骨骼为更新世晚期淮河古菱齿象化石。 据了解,古菱齿象一般被认为是现代非洲象的祖先,是生活在距今1万—20万年的晚期更新世的大型哺乳动物,其主要活动区域是在我国华北、华东等地区。 孟凡告诉记者,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已经于上周前往化石发现地进行勘察。经过初步勘察,专家指出这批化石是已经发现的古菱齿象化石中保存较为完整的,此前发现的化石,多为古菱齿象的身体局部骨骼化石。孟凡介绍,古菱齿象化石在淮河息县段发现,说明几万年前息县气候温暖、湿润,有丰富的平原林地,适合大象的生存。此次化石的发现,对象类的演化与地理分布、气候环境等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为淮河流域气候、环境、生态、生物演化与绝灭等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最近信阳普降大雪,不适宜进行发掘。”孟凡说,待天气条件允许,专家将对化石进行抢救性发掘,并用于科学研究,条件允许的话,复原的化石有望向公众展示。(记者 何正权 李鑫 通讯员 姜烽烜 文图)万余年前大象曾生活在信阳 息县发现保存较为完整的余为完古菱齿象化石
[摘要]本报信阳讯不久前,在息县孙庙乡月儿湾村胡庄组南900米淮河河漫滩,年前工程队施工时发现了一些零碎的大象动物骨骼(如图),息县文物部门接到情况报告后,曾生整立即赶赴现场勘察。活信化石“这次无意中发现的阳息大象化石,在同类中是县发现保较为完整的,复原后有望在息县向公众展示。存较齿象”昨日...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老品牌:李子园甜牛奶,经销商抢占市场就靠它了!
- 菲律宾旅游文化节在厦举行 开启旅游产品年终大促
- 六载耕耘结硕果,乔迁新址启新篇 —— 黑龙江瑞远柳工半年盛会共谱华章
- 汉阴县开展建筑垃圾违规运输整治工作
- 揭东玉湖邻近学校“撤点并校”,教育搭桥化解“百年旧隙”
- 拉比LABIBABY童装睡衣 让宝贝清凉一夏
- 50平米两室一厅装修问题解答
- 男子喝醉后潜入饭店盗窃 被抓时他还人事不省
- 6月份泉州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0% 连续两月单月正增长
- 兴泉铁路泉州段预计5月试通车 四大站房展露新颜
- 这些勃艮第小众葡萄品种,你知道几个?
- 气相色谱法快速测量米粉中香兰素和乙基香兰素含量(一)
- 乘风破浪的旺季市场,维他星C位出道?
- 好戏连台 泉州市文艺公益演出进入“元宵时间”
- 泉州:小小“好厝边”送元宵好礼
- 消光一夏! —— 初代《消逝的光芒》与《消逝的光芒2》同时迎来更新
- 玻璃电视背景墙好不好用 如何设计玻璃电视背景墙,行业资讯
- 大眼蛙品牌:钥匙扣上的大眼蛙 把成长悄悄点亮!
- 理解错了?SE实际并未宣布将制作更多回合制RPG
- 60平方房子装修指南
- 搜索
-
- 友情链接
-